IT译员走出图书翻译的盲点

什麼图书翻译的盲点?太过相信选题的威力,是业者的盲点。总有人以为掌握了优质外文书,就保证了中译本市场。甚至以为取了个好书名,就保证了市场。有的业者甚至抱持怕他们不买的心态,与读者敌对。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

好的原作固然对读者是绝大吸引力,但如果交给不够格的译者,译作就成了废物,甚至成为毒物。而读者过大的宽容,又鼓励了草率出书的风气。

出版社当年的特点是大量翻译,草草出版,让译员能够尽快读到优秀作品。这种作风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或者说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译者的盲点在於过度高估自己、低估影响。计算机领域里头很多人对翻译感兴趣,尤其听说某某同学某些同事接了个case,更是兴致勃勃。但是做一次或做一半之后抱着怨不已的大有人在,多半抱怨太辛苦、付出与酬劳不成比例。

一般人面对图书翻译,最常见的盲点则是:

(1) 以为自己懂和让别人懂是一样的。两件事说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自己懂是领域专业技术层次,让别人懂则是组织和文字功力,是另一种专业。自己弄懂和把别人讲懂完全是两个层次。

(2) 以为技术翻译就等同於技术,所以我的技术比他好,我做技术翻译也一定比他好,他能做,我也一定能做。这个盲点和上一个一样,尚未体会专业技术翻译(及写作)本身就是另一种专业。

(3) 对文字表达能力抱持错误的乐观。太多人认为,中国人有不会说中国话的吗?会说中国话有不会写中文字的吗?会写中文字有表达不出意思的吗?若依此理,每个有点自己想法的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然则为什麼作家这麼少?要知道会写字不见得会写文章,拿毛笔不都是书法家!在计算机翻译书市场上,有许多由一堆中文字组合起来的非中文书,人们笑称遇上那种书,把每个字忠实转为英文也就凑合懂了。

(4) 对工作时程抱有错误的乐观。不知怎地,1000个人之中有999个轻忽翻译的工作量:一天译10页,300页书籍一个月搞定,数年前我曾经把一本书的一小部分请工程界朋友进行初译,最后评量他的进度,一天不到一页,还只是初译。这种情况并非特例。一旦时间严重不足,进度偏离预期,更往往虎头蛇尾草草作收,成品的级次也就可以想像。兼差不是原罪,但是错误的预估造成草草的结束,让懵懂无知的读者吃下你所制造的毒物,就是莫大的罪恶。

所有的问题都可归於短视与漠视。业者想要捞一票,译者也想要捞一票,品牌与形象被人丢在一旁。人人都知道IBM电脑比较贵,BMW汽车比较贵,即使不买也觉得它贵得有理。然而我要告诉各位,任何人建立了品牌,就可以从品牌中取回辛苦付出应得的报酬。业者如此,译者也如此。眼光放远,计久长,才能成就事业。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北京英信翻译公司   翻译服务热线:010-64128445   传真:010-64128445   邮箱:china_trans@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09058594号-1

截止
2019/2月

已完成文字数量
64.20 亿字

服务满意度
98.5%

98.25%
639.01%

010-6412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