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译不可能替代人脑翻译
从1947年,机译就已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发展道路变得曲折而漫长。迄今为止的66年来,机译成了国际学界、商界甚至军界共同角逐的领地。
机译是涉及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性课题,被列为21世纪世界十大科技难题。与此同时,机译技术也拥有巨大的应用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然而,机译消虽然帮助人们解除了不少因不同文字和语言带来的的困境,是高科技造福人类一大举措。但机译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备受质疑。美国发明家、作家、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前不久在接受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说:“到2029年,机译译文质量将达到人工翻译的水准。”不过,也有机译专家表示,按照著名的“图灵测试”和“摩尔定律”,机译译文质量或许下世纪才能达到人工翻译的水准。因为机译的若干理论难题至今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某些方法和技术也没有实质性的改进;机译系统的性能还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译文质量,离理想目标仍相差甚远。
总之,在人类尚未明了大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不可能替代人脑翻译,要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更不可能。
相关阅读